【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苗苗】
“今年的芦笋供不应求,收购价格也更高,乡亲们的收入又增加了!”
浚县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海燕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浚县人,对这片土地有眷恋,回来创业心里踏实。近年来,她发动周边60多个村庄逾600户村民共同参与种植芦笋,有效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像刘海燕一样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的“返乡创业人才”“土专家”还有很多,他们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当地产业发展中往往起到“领头雁”的作用。近年来,浚县聚焦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万名人才促振兴”工程,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育力度,通过抓好示范带动、做优服务等,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让乡土人才成为 乡村振兴领路人
干净整洁的街道、家家户户门前整齐的花池、规划合理的停车位……以前浚县白寺镇后岗村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后岗村成为全县的党建示范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村里的带头人张全福。
张全福是后岗村党支部书记、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浚县乡村振兴模范带头人。
10月5日,在后岗村,张全福喊上记者再次来到连翘种植基地,让记者看连翘的长势。“你7月份来的时候,这些连翘又瘦又小,再看看现在,都长这么高了,明年就能收获了。”张全福认为,能为家乡干出一番事业,让他觉得很有意义,未来可期。
张全福是浚县“乡土人才归雁计划”的一个典型,前几年,他放弃了20多年在外承包工程的生意,带领村“两委”干部处处作表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赢得了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
浚县实施“万名人才促振兴”工程以来,鼓励引导离退休干部、外出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回乡创业、任职,带领群众致富。浚县县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浚县党建”上还刊发《致浚县籍在外乡贤的一封家书》,在457个村召开了村情民意恳谈会,将1388名致富带富能手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
据了解,浚县已有142名复退军人、离退休干部、外出经商人员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1500多名在外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或任职,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培育“能人” 成农民致富带头人
“现在种植芦笋,亩均收入一万多元,比种植传统庄稼增收好几倍。”9月22日,我省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鹤壁(淇县)分会场,浚县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海燕正兴致勃勃地细数种植芦笋致富的心得。
前些年,刘海燕在山东学习了芦笋种植技术,回到浚县开始试种,由于掌握了种植技术,她种植芦笋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在政府的帮助下,刘海燕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返乡创业之星”,成立了集产供销于一体的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周边60多个村庄逾600户村民共同参与,芦笋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有效带动乡亲增收致富,2019年,该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4600多万元。目前她正与芦笋酒、芦笋茶等深加工企业沟通合作细节,下一步将努力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近年来,浚县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科技、信息、政策等各种服务,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指导,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带头致富,走共同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目前,浚县开展各类培训5期,培训192人次,组织技术专家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200余人次。
技术培训送到 家门口,农民“富了 脑袋”鼓了口袋
10月5日,记者在浚县白寺镇刘皮洼村了解到,18名村民正在村里的培训学校学习电商技术。
“电商给村民们增加了创业的新思路,我们筛选有能力、有意愿从事电商工作的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等,成立电商人才培养队伍,经过培训,村民可以直接工作,也可以自己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刘裴洼村原第一书记柴相杰向记者介绍。附近村民邱小千和张世新经过培训后,选择了电商创业,目前一天收入可达到六七百元。
据了解,浚县实施“电商人才培训计划”以来,共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76个;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培训12期,培训学员551人。
“都来尝尝我做的麻婆豆腐怎么样!”在培训学校另外一间教室,几十名村民正在学习烹饪技术。
“我们整合政府、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围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贫困家庭子女等重点培训对象,采用送教上门、举办专班等形式,开设了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烹饪师保育员、农业技术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实用技能培训项目。”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主任科员李浩说,目前,浚县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89期,培训各类技能人才8000余人,创业培训1400余人,实现了近3000人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浚县整合人才资源,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实施了‘万名人才促振兴’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培养乡村人才‘配良方’,精准‘滴灌施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浚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艳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