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就地过年 不妨揣上“弹性休假”(众议)

房清江
2022年01月13日08:01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就地过年 不妨揣上“弹性休假”(众议)

  □房清江

  2022年春节将至,眼下陕西、河南、天津等省份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其中天津、安阳两市更是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链。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局势,多地再度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纷纷拿出留人的“大礼包”。(据1月12日澎湃新闻)

  春节正值严冬,非常适合病毒生存,在当前国内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下,降低人口流动性尤其是跨区域人口流动,是疫情防控的有效举措。因此,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既利于统筹“全国一盘棋”的防疫大局,也能降低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冲击,避免流动感染的风险,更有利于保持常住地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地方的政府和企业在引导和鼓励流动人口安心“就地过年”上多管齐下,给出了诚意满满的就地过年“大礼包”,面子里子都有,体现了对外来人口的善意与关爱,值得肯定。

  当然,“就地过年”对于外来人口来说,总不免会留下缺憾。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休假过节,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客居他乡的亲人团聚,在城市化与人口流动性加剧的今天,春节已经成为人们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刻。这两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很多外来人口只能就地过年,不少人已经连续两年无法与亲人团聚。

  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要主动去适应并改变现有的社会生活方式,其中就包括如何过春节。“就地过节”成为疫情背景下的新“内涵”,春节“团聚”的传统也需要找到更好的载体,承载起人们的心理诉求。因此,对“就地过年”来说,比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恐怕是精神层面的补偿。

  “带薪年假”是由来已久的话题,主要在于其落实难,也正因如此,社会一直以来对于春节人口迁徙以及“黄金周”保有惯性的依赖。而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更需要用弹性、差异的休假来调节人口的流动,见缝插针、因人制宜地满足个体休假的不同需求,更精准地调节社会秩序。

  当“就地过年”成为常态时,弹性休假也不妨早日提上议程。如果将“带薪年假”纳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局中统筹安排,督促和鼓励用人单位在疫情低风险时段,分批次优先安排外来就业职工休假探亲,与父母妻儿团聚,引导社会从“重过节”向“重休假”转变,从而减轻人口集中流动产生的压力,那么每逢春节,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发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慨叹了吧?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条留言,让群众的出行更方便
  • 与死神“打赌”21年 从小伙熬成爷爷
  • 寻找故土思念的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