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

奏响“一带一路”建设“中原强音”

人民网记者 王佩
2023年08月22日08:20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酷热暑天,走进郑州国际陆港,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汗流浃背地往集装箱里码放货物,远处,高耸的龙门吊正抓起硕大的集装箱放进货车,汽笛声疾,货运繁忙。

十年前,这里是一片茫茫旷野;如今,河南“陆上丝绸之路”以此为起点,东联西进,融通亚欧。时间拨回到2013年7月18日,中部地区首条直达欧洲的货运班列——中欧班列(郑州)从这里启程,弥补了河南省“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的短板。

大道越平川,亚欧一线牵。河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殷殷嘱托,推动班列开行扩量提质,全面提升枢纽经济能级。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超8300班,进出口货运量近420万吨、货值280多亿美元,综合运营能力保持全国前列。河南“陆上丝绸之路”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在“一带一路”建设交响乐中奏响“中原强音”。

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十周年纪念班列发车。 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开放之变 新丝路上的“黄金列车”

长期以来,身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国际货运面临巨大的物流难题——没有“海运港”,大宗货物出口欧美,需先运至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出境。这种物流格局一度羁绊着河南的开放步伐。

如何改写这种被动局面?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向西走陆路”构想,开行国际货运班列、打通物流通道,河南找到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切入口。

谋定而后动。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摸索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郑州国际陆港拔地而起。有了运营主体和机制,新的问题扑面而来:缺乏货源。十年前,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作为国际贸易运输新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海运、空运模式,但客户对中欧班列的时效性、安全性不了解,观望情绪浓厚。

“万事俱备,只欠货源。我们派专人到外贸企业、货代公司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跑,推介班列,上门揽货。感动于这种‘扫楼’精神,一些企业才愿意尝试用班列发货,这才凑够了首趟班列41节集装箱货物。”回忆往昔,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新年感慨万千。

那是历史性的一刻。2013年7月18日上午10时30分,一声汽笛划破天际,郑欧国际铁路首列货运班列缓缓驶出,开往遥远的德国汉堡。此后,这一现代国际物流“巨龙”,循着铮亮的钢轨,承载起河南扩大开放的重任。

班列开行第一年,客户少,货源缺,全年总共开行13班。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用最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是王道。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集装箱,就开发什么样的集装箱;客户需要到哪儿卸货,我们就努力开发新的卸货点,最大限度方便客户。”郭新年说。

从最开始的上门揽货,到如今客户“送货上门”;从开行之初的“每月一班”到目前每天最高可超十班;从运载为数不多种类的货物到承运货物上万种……十年间,踩着开放发展的“鼓点”,中欧班列(中豫号)构筑起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古丝绸之路在中原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带动效应 持续扩大“朋友圈”

十年来,中欧班列(中豫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集疏运能力越来越强,“朋友圈”也越扩越大。

“中亚班列开行前,我们往中亚发货屈指可数。现在,发往中亚的货物量爆炸式增长,班列一仓难求。随着班列开通线路越来越多,我们对外贸易业务量也迅速攀升。”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扩大的朋友圈,对经济的带动效应越来越强。如今的中欧班列(中豫号)不断增量加密开行,在郑州构筑起放射性国际物流经贸通道,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小到50克的跨境电商包裹,大到22吨的大型机械设备,咱都能运。”郭新年说,“郑州已在全国打造出数字班列、冷链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优势特色名片。”

目前,郑州国际陆港园区已建成多式联运集疏中心、口岸功能及专项物流、海关监管作业区、智慧场站等基础设施,陆港B型保税中心、智慧物流甩挂中心等项目也在加紧建设。“将来,中欧班列对河南的经济带动作用会进一步得到提升。”郭新年说。

十年来,班列开行扩量提质。从郑州开行首趟中欧班列开始,上海台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业务经理王宁就跟班列打起了“交道”。

“多年来,很多企业从一开始的犹豫到‘试了以后都说好’,最终成为中欧班列的‘铁粉’,就是看中其稳定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班列已深深嵌入到这些企业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之中。”王宁深有感触地说。

驰骋亚欧大陆之间,河南“钢铁驼队”还催生出一系列连锁反应和带动效应。

中欧班列(中豫号)先后开行板材专列、宇通客车专列、郑煤机液压支架专列、新能源汽车专列、河南特色农产品专列等特色化、定制化产业班列,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河南制造”乘坐班列,循着铮亮的铁轨走向全球。

有了班列这个“基体”,进境粮食、汽车整车进口、邮政、肉类等功能性口岸得以落地郑州,使郑州有了中部地区首条跨境电商商品物流专线和全国首条进出口双向运邮集散分拨的运输通道;引入匈牙利出口促进局、白俄罗斯沃尔克威斯克市政府驻郑州办事处、越南国家铁路驻郑州代表处等,国际合作持续深入。

十年奔跑,中欧班列(中豫号)辐射区域越来越广。由最初的“2个口岸出入境、3条线路直达”,到目前构建了“8个口岸出入境、21条线路直达”的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境外业务网络辐射欧洲、中亚、东盟、亚太(日韩等)的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初步实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格局,有力推动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

中欧班列(中豫号)冷藏箱。 人民网记者 王佩摄

再造优势 续写开放新传奇

在中欧班列(中豫号)运载的货物中,河南省南阳市的月季苗是“常客”。它们成批“坐”着冷藏箱到国外,装点欧洲的大街小巷。

“通过中欧国际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每一个车厢的信息、温度要求、在途状况等我们都一目了然。”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王景玉介绍说,“借助新装备,我们实现了冷藏箱温度、湿度精确控制,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点到点的全程可视化的冷链运输服务,将科技深度植入班列运营全流程。”

扩大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制胜法宝。中欧班列(中豫号)以技术、服务创新,打造班列开行核心竞争力,不断擦亮河南对外开放名片。

最近一段时间,在郑州海关等各部门创新推广“通关模式自选菜单”“铁路快通”和通关一体化作业等“助跑”下,河南“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7月份,开行班列超300班。

继河南首趟中国(郑州)—东盟(越南)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开行之后,不到一周时间,中欧班列(中豫号)首列“泰国—老挝—郑州”水果冷链回程专列于7月2日抵郑,标志着河南成功打通了直达RCEP成员国的水果进口冷链专列物流大通道。

7月6日,郑州国际陆港上街片区迎来了中欧班列(中豫号)首班回程班列,随后40余列从俄罗斯驶来的回程班列于7月底前陆续抵达。

……

一系列动作紧锣密鼓。河南省委、省政府攥指成拳,再造优势,把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发展作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和制度性开放战略的重要工程,拓展线路布局,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班列运行网络体系,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推动全省国际陆港集成联动和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发展。

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中欧班列引擎不息。站在十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欧班列(中豫号)再次鸣笛起航。未来,中欧班列(中豫号)将进一步扩大开行版图,丰富班列产品种类,提升班列运营水平,带动发展班列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河南动能。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因水而生因港而兴 临港新城周口“乘势而上”
  • 州桥之上一眼千年 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 汝阳:千亩稻田绘诗意乡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