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信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力完善基层治理——

密切联系群众 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报记者 王乐文 毕京津
2023年08月31日08: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密切联系群众 提升治理效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老街小巷里,翻修房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会影响邻居休息、采光,容易引发矛盾。可河南信阳商城县赤城街道北街社区罗巷居民李燕一家,通过“红色小院”内的民主协商,顺利征得街坊四邻同意,翻修了房子,改善了居住条件。

  搭平台,聚人心,近年来,河南信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搭建“红色小院”等途径,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主动到群众中去,效果不一样”

  拿上记事本,商城县人大代表钱文锟来到罗巷内的“红色小院”2号院。这是赤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一个联络点。钱文锟经常和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华一起,来这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我们今天讨论一下巷子进一步绿化的问题,大伙有啥想法尽管说!”钱文锟与居民在阴凉处围桌成圈,10多位居民讨论了起来。院子的主人黄建成为大家端上了切好的西瓜。

  与居民沟通,是一门大学问。

  “辖区内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有的居民不了解社区工作,沟通不畅的时候容易产生情绪。”韩华说,此前,黄建成的丈夫向社区反映门前垃圾问题,等的时间有点久,和工作人员吵了架,赌气再也不来。“后来他儿子要参军,怕他家耽误了报名,我们就主动上门,讲解政策,受到了欢迎。”

  这件小事,让韩华受到启发,“虽然社区到罗巷就几百米,但与等群众来相比,主动到群众中去,效果不一样。”后来,社区动议搭建一个走进群众、深入群众的议事平台——“红色小院”。

  黄建成第一时间提出,把自家院子作为社区和群众的联络点、议事点。社区的第一个“红色小院”由此产生。

  到社区办公点感到不便的街坊四邻,在黄建成家却能畅所欲言。80岁老人刘桂花说,“在这巷子里住了几十年,对这小院熟得很。带着板凳,走几步就到,说话的都是老街坊,放得开!”

  “大到巷子怎么改造、美化、管理,小到邻里拌嘴怎么调解,大家都在这聊。聊得开了,办法就有了,矛盾也说开了。”黄建成说。

  40岁的李燕独自带着俩孩子在罗巷生活,房屋狭小、破旧,生活困难,就想翻修第二层,改善生活。按规定,需要先征得街坊四邻同意。性格内向的她担心大家不同意,就向社区求助。韩华将她引到了“红色小院”。黄建成在议事会上一说这事,大伙都表示同情、支持,事情顺利解决。

  “在‘红色小院’,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钱文锟说。目前,北街社区根据便民、就近原则,建成了3个“红色小院”。韩华经常到小院听群众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对于巷子清扫、邻里矛盾调解等,坐在一块聊一聊、商量商量,基本就解决了,解决不了的反映给人大代表,也能很快解决!”韩华说。

  “事事公开透明,大家都信服”

  今年6月份,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帅姓和曾姓两个家族差点吵起来。

  河南省人大代表、帅洼村党支部书记胡善信听闻,急忙了解情况。原来,村里要修文明警示栏,大帅洼村民小组的帅修坤和帅修良,给曾榜村民小组的组长说了声,就把警示栏修到了曾榜组的地界上。曾榜村民小组没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组长没和组里村民商量,村民闹起意见来,差点引起两姓矛盾。

  “还是不公开、不民主导致的。”胡善信赶紧召集两个小组的村民开会,讲明修建警示栏的原因以及选址的理由,最后让村民投票决定,“讲明白了,事情就好办了!”

  胡善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5年,在他看来,推进乡村善治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公开、民主。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帅洼村都会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确定当年村里要办的10件民生大事,然后通过大喇叭广播和张贴布告的形式公示7天,村民可随时到村两委表达意见;到年底腊月二十四,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回头看”,检验落实情况,对有关负责人“奖优罚劣”。

  “要办什么事,群众说了算;办得怎么样,群众来评价。事事公开透明,大家都信服。”胡善信说。

  从2014年开始,帅洼村集体决议,要进行村居环境整治,每年美化两个村民小组,采取抓阄的形式确定。由于村民小组较多,有的小组至今没有轮到。

  “但都没意见,因为从决策到落实,都是公开透明的,大伙儿心里都踏实。”胡善信说,民主既是推进工作的办法,也是化解矛盾的良方。

  而通过阳光决策、民主决策,帅洼村村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村里以姓氏宗族为单位,选出了各自的红白理事会,对各族各家的红白喜事,制定标准,自主进行管理。“从2015年至今,光节俭办红白喜事一项,村里就节约了不低于700万元。”胡善信说。

  年轻人外出,村里老人多,为了更好地关怀老人,村民自发捐款,成立了帅洼村养老基金,用于逢年过节慰问老人、关怀老人,每年捐助额都在15万元以上。

  为了管好这笔钱,村民们自己投票选出会计,管账管钱。会计定期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公示账目钱款,6年来,没有出过问题。

  “办事要公平,财务要弄清。”胡善信说,民主、公开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民生实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能够让民生实事项目更加契合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是让“为民办实事”成为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上班时间,罗山县灵山镇移民新村箱包厂内,镇人大代表王国玉从事质检员工作。下了班,王国玉又忙着召集箱包厂管理人员、工人代表开会。

  “镇人大马上要开会了,讨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大家有什么想法我带到会上去!”王国玉说。

  为修建石山口水库,灵山镇曾进行了移民搬迁,建起了环境优美的移民新村,王国玉就是村民之一,并作为移民代表,当选了镇人大代表。

  上有老下有小,王国玉没有和丈夫一块外出打工,村里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不在少数,如何帮她们提高收入?

  2021年开始,灵山镇开始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反映民意的作用,由全体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作为镇人大代表,在2022年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征集过程中,王国玉积极行动起来。她走家串户,询问群众意见,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征集需要镇党委政府办理的民生实事。在联系、走访群众的过程中,许多和她一样的留守妇女都向她反映,想在家附近找份工作,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补贴家用。

  同样的处境,让王国玉感同身受。她搜集了20多位移民新村留守妇女的意见,形成了自己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在移民新村引进企业,为村民特别是留守妇女就近解决就业问题。最后,经票决,移民新村引进新企业,就地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等10个项目,确定为当年灵山镇重点要办的民生实事。

  通过招商引资,镇党委和政府在移民新村建设了一个可容纳300多人就业的箱包厂,解决了260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票决制不是投票那么简单。作为人大代表,必须做好前期的民意搜集工作,了解了情况,才能慎重地投下一票。归根结底,民生实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王国玉说,“民生实事票决制的实施,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使得群众意见建议能及时汇集起来,得到有力回应。”

(责编:杨晓娜、辛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因水而生因港而兴 临港新城周口“乘势而上”
  • 州桥之上一眼千年 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 汝阳:千亩稻田绘诗意乡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