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土保持牵起头 农、旅提升齐步走
淤地坝。彭可摄
清明节临近,气温回升,山花次第开,漫野春色涌。穿阡陌、登丘陵、望山川,原来杂乱无章的坡地,如今已变成层层叠叠的梯田,一幅热闹的春耕画面,映入眼帘。
走近,只见两名手扶拖拉机手大步流星,随着“突突突”声,不断犁开地面,翻起黑亮的泥土。两三人紧随其后,在犁出的沟槽里丢下一节节指头粗细的丹参。拖拉机下一趟回来,新翻起的泥土,恰好将丹参种子覆盖。
“丹参是近年来村里新发展的中草药产业,从种到收,一般要十五个月。再过几个月,紫色丹参花将漫山遍野开放。梯田既保水又保肥,丹参有墒长得快,丰收有保障。”村民齐转怀叉着腰,喜滋滋地介绍。
洛阳市嵩县是中低山区农业大县,水土流失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七成多。贫瘠的坡地,何时变成了梯田?
原来,嵩县水利局近几年积极开展“坡改梯”行动,希望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托起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支持乡村振兴。目前,通过坡改梯、沟坝地、改滩造地、植树造林种草、封禁治理、修建淤地坝等措施,嵩县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一半。
据齐转怀介绍,他家通过流转10多亩土地,一年地租收入5300元,又从合作社流转140亩做田间管理,每亩收益350元,除去工人工资成本,老两口总收入达2万多元。
山上“坡改梯”,沟底“坝拦泥”。在嵩县大坪乡马河村辽坡淤地坝上,麦苗青青、长势喜人。“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村民的一段顺口溜引人深思。如今,荒沟变成最肥沃的、稳产高产的150亩基本农田,每年可增产粮食10.5万公斤,为农民增收28万元。
原来杂乱无章的坡地,如今已变成层层叠叠的梯田。李乐乐摄
丹参产业,是嵩县城关镇叶岭村党支部书记、民源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董广聚引进到村里的产业。他介绍,村里以前坡地多,一旦遇到暴雨,水肥都被冲进河里,“种啥啥不收”。现在有了梯田,特别是高于1.2米的水土保持梯田,让丹参丰收有了保障。村里同时发展起丹参蜜、丹参叶茶、丹参酒,以及叶岭村杂粮、豆类、家乡味等产品,农、旅肩并肩、齐步走发展。
“2022年10月至今,洛阳市在叶岭片区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3000亩,水土流失严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年减少土壤流失6000吨。目前建成的3000亩水平梯田全部种上了丹参,以丹参为核心的高效农业,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先头部队。”洛阳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科科长朱彦宝介绍。
“水土保持是‘贫地变肥地’的领头项目,也是农旅产业的牵头产业。”嵩县水利局二级主任科员王汉召介绍,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促进了嵩县城关镇叶岭村、田湖镇卸甲沟村、闫庄镇朝阳沟村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发展,把原来望天收的“三跑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更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
无独有偶。水土保持带来的农、旅产业助力,更发生在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的协心村。
明媚春光里,潺潺流水流向伊河,不少游客在河边休憩、游玩。据介绍,从前,这里一遇山洪漫滩,村居环境得好几年脏乱差。党支部书记王景甫介绍,现在村里岸坡以种经济林为主,保持水土的同时,群众也多了一份收入,又带动了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前年人均4000元,如今增加到20000元。”
在栾川县,普遍做法是:在山间河沟修筑拦沙坝,在小支沟修筑谷坊群等工程措施层层拦截泥沙,又通过种植水保经济林、果树林等非工程措施,如今,栾川县不仅把水土流失降低到了历史最低,更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大大带动了区域旅游发展。
“在清洁示范小流域方面,我们打造了生态宜居型、产业型、旅游观光型这几种类型。”栾川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刘涛介绍,把水土流失治理和推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栾川县旅游硬件得到提高,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河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六成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8%,为乡村振兴描绘出生态底色。监测显示,2023年河南全省预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7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河南省全面完成淤地坝雨水情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型以上淤地坝信息系统监测全覆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