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杞县沙沃乡蔬菜大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

2024年12月16日15:34 |
小字号

豫东平原的杞县沙沃乡,凭借蔬菜大棚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步前行,成为区域发展的成功范例,其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借鉴。

沙沃乡位于杞县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发展蔬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然而,过去因缺乏产业引导与技术支持,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突出。为摆脱困境,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应运而生。

在产业发展初期,沙沃乡面临诸多技术难题。为此,乡党委政府秉持“人才先行”理念,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全乡26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市蔬菜研究所结对帮扶,邀请省市农科院专家8 名、乡贤能人60余名、专业技能人才150余名入驻合作社,每月定期开展技术宣讲和病虫害防治培训,并无偿对接农资产品和销售渠道,建立起专家团队与农户的长期联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品种选择上,沙沃乡坚持绿色优先、生态发展理念,结合市场需求与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筛选出小青菜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蔬菜品种,并逐渐发展了辣椒、番茄、黄瓜、芥兰等优质品种,成功培育11 个绿色食品品牌,打造“杞人优田”蔬菜品牌,全乡蔬菜产业品质与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随着种植技术成熟与市场打开,沙沃乡蔬菜大棚数量迅速增长。合作社发挥引领作用,规范产业园区运营,加强人员管理,提供信息资源、保价收购和种销一体化服务,与省内外市场主体签订供销协议,形成“双绑”机制。目前,全乡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打造18个产业园区,建成蔬菜大棚767 座4000余亩,露地种植近5000余亩。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的蔬菜大棚坚固耐用、采光保温性能优越,灌溉、电力等配套设施完善,为蔬菜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蔬菜大棚产业有力推动了沙沃乡脱贫攻坚工作。许多困难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实现增收脱贫。如杨寨村脱贫户王战伟,在乡政府扶持下承包七座蔬菜大棚种植小青菜,经专家指导,产量颇高,一年纯收入达七万余元,家庭经济状况显著改善。全乡蔬菜产业累计带动1200余人就业,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近1万余元,年发放工资1300余万元。

在乡村振兴方面,蔬菜大棚产业作用显著。产业兴旺上,沙沃乡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后,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蔬菜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形成“线下定点市场 + 线上物流配送 + 龙头平台购销”三位一体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使蔬菜大棚种植成为支柱产业。生态宜居方面,蔬菜大棚采用绿色环保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乡党委政府采取“党建 + 人居环境提升”模式,乡村环境明显改善,涌现出一批环境整治成功模式,村庄整洁美观,绿化美化水平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上,通过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开设“田间课堂”,加强了技术人员与农民沟通协作,培养了农民合作与市场意识。此外,沙沃乡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一站两室”,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治理有效层面,产业发展为乡村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完善了高标准农田及田间基础设施,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与效率。生活富裕上,农民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幸福感成色更足。

沙沃乡蔬菜大棚产业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与创新驱动、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以及农民组织化与合作经营。政府在产业初期通过项目支持、资金补贴等政策激发农民种植热情,降低产业风险;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技术与品种,提高科技含量与竞争力;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认证提升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成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杞县沙沃乡蔬菜大棚产业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成功范例,有望带动更多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繁荣。(来源:杞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崔敏)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小麦连“链” 产业成“串”
  • 探访中原食品实验室
  • 养老服务圈 托起幸福“夕阳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