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河南灵宝:鱼村“渔”事

2024年12月19日09:59 |
小字号

鱼村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五亩乡南部约15公里的伏牛山脚下,因所处地貌像一条静止的鲤鱼而得名。全村拥有8个自然村,人口862人。

12月15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鱼村党支部书记卢志恩就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里组织车辆运输药材。

“鱼村无鱼但却有‘渔’,靠着这个‘渔’,鱼村一步一步走向了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卢志恩说:“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担当着‘渔’的角色,成为鱼村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个“渔”就是烟叶产业。

鱼村有耕地2000余亩,林坡地2100余亩。由于该村位于海波1000多米的山塬上,加上受生产条件、技术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难成规模、经济效益较低。

“当时村委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开展结对帮扶、实施劳务输出等,但这种输血式的帮扶并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村民们也都盼着村里有更多带领大家增收的产业项目。” 卢志恩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鱼村两委立足自然生态禀赋何传统优势,更加明确了“产业强村、多元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提出要围绕烟叶种植做好村民增收文章。“烟叶有稳定市场,不愁销路,这个产业中!”村民们纷纷响应,当年鱼村发展烟叶面积510亩。

产业确定了下来,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要到位。

“在这么高的山垣塬上,建成配套设施并非易事。‘老大难’问题就是运输,鱼村通往山上的路几乎都是土路和石子路,建筑材料运输非常困难。”卢志恩回忆说,当时村里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钱。“后来乡政府和烟草部门共同出资,才修出了一条近3公里的水泥路。”

路通产业兴。两年时间里,鱼村就建成育苗工厂一个、育苗棚32座,建设大密集式烤房63座,修建机耕路2条、机井1眼、蓄水池5座。

“烟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夯实了烟叶烟生产基础,提升烤烟生产水平,实现了烟农增收致富。”卢志恩说,烟叶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身板硬了起来。两年来,村集体收入从最初的4万元增长至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最初的6260元增加至14300元。

产业造血,鱼渔兼得。烟叶产业激发了鱼村自主发展的“造血”能力,让群众享受着“渔”与“鱼”的红利。

“我们借助烟叶产业发展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和撂荒复耕力度,引导村民种植苹果和中药材,并利用闲置荒山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拓宽了村民增收途径,增加了集体收入。”卢志恩介绍说。

在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远处的百亩烟叶示范园里,机械轰鸣,人头攒动,烟农们正在指挥农机手进行烟田深翻起垄。

“这些年来,我们村烟叶产业得到大力发展,面积稳定在1800亩,每年实现烟叶收入100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左右,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以上。这都得益于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卢志恩满脸喜悦。

为最大化增加村民收入,推进烟叶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充分发挥烟叶产业优势,在鱼村里新改建电能烤房100座,降低了环境污染,提升了烟叶烘烤质量;建设300立方米水池一座,铺设660米管网一套,既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还保障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与此同时,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鱼村成立“烟农夜校”,在烟叶生产各阶段为烟农“传经送宝”,先后培养烟叶专业技术网格员16人,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新型职业烟农86人,持续放大“渔”之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以实现产业壮大、赋能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努力绘就和美乡村建设的美好图景。”卢志恩坚定地表示。

(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王小锋)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小麦连“链” 产业成“串”
  • 探访中原食品实验室
  • 养老服务圈 托起幸福“夕阳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