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河南林州:“接诉即办”引领政务服务治理生态升级

2025年08月27日14:55 |
小字号

近日,林州市有市民向政务服务热线反映,某路口向东200米处的工地每天凌晨4点便开始施工,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休息。政务服务热线接到这一诉求后,第一时间指令城市管理局加急处理。该市城市管理局当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工地巡查,同时约谈该工地负责人,明确要求其严格管控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噪音,确保不再影响居民正常休息。事后,有市民来电:感谢政府出手迅速,保障了正常休息。

为切实提升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效,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林州市紧扣“接诉即办”改革要求,以数智平台赋能基层治理,以“接诉即办”回应群众诉求,以数据智能推动主动治理,以机制创新实现闭环管理,推动政务服务实现“四个转变”,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平台为载体,实现“线下人工”到“线上智能”转变。建强数智平台,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投用400平方米的数智平台调度中心,新建的林州市接诉即办数智平台已与安阳市基层治理平台、“12345”热线系统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安阳市组织部、社工部、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多次到林州现场指导,工程师又对该市调度员、网格长、网格员进行多轮专场培训,实现操作平台互联互通,人人能用、人人会用。现在该市588个村(社区)、2228名网格员可以通过PC端、手机端,实现网格任务下发、事件上报等全程线上运行,真正实现了全域覆盖。截至目前,累计产生巡查记录95193条、下发任务43020条、上报事件4049件、处置隐患736件,“网格+大数据”实现1+1>2协同效应。

以便民为宗旨,实现“多方接诉”到“一号对外”转变。整合投诉渠道,将61条非紧急类服务热线,以及人民网、政府网、公众号、二维码等网上投诉渠道,统一归并至接诉即办平台,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统一交办。实施闭环管理,实行“受理—交办—办结—回访—考核”全流程闭环问题处置工作机制,践行“以单观政”理念,通过工单办理检验干部为民情怀、业务水平、纪律作风。升级服务质效,将服务时间从“工作日8小时”扩展到“全天候24小时”,办理质量从“部门自定标准”升级为“全市统一规范”,效能监察从“难以监督”转变为“清晰透明可追溯”。

以数据为支撑,实现“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转变。数据赋能事前预警,通过实时数据深度分析,预判问题性质,推动提前介入、主动干预,严防风险升级。数据赋能事后复盘,通过对特定时间、领域、事项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政策堵点、服务短板、末端梗阻等问题,精准定位病灶,实施根源治理。例如,“五一黄金周”过后,平台对旅游服务方面的209件投诉工单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交通疏导、餐饮住宿、应急处置等方面突出问题,推动相关部门优化预案,为后续旅游旺季做好充分准备。数据赋能辅助决策,通过数据分析、综合感知、模型推演,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跃升。

以制度为保障,实现“临时应对”到“常态长效”转变。精准交办“三办”机制,出台林州市基层治理“直接办、商定办、指定办”三办协同工作方案,明确简易事项直接办、复杂事项商定办、疑难事项指定办的工作机制。闭环督办“三管”机制,专班“管”重点,将群众关注度高、多部门协调困难的事项纳入重点督办清单;提级“管”梗阻,对交办困难、无由超期且专班督办无效的,由督查事务中心提级督办;问责“管”底线,对不作为、慢作为特别是弄虚作假、推诿扯皮引发重大舆情的由纪委严肃问责。预警研判“三报”机制,日报“风险点”,每日汇总突发事件、高频投诉,形成“红黄绿”三色预警清单;专报“开药方”,聚焦阶段性、区域性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与趋势分析,形成工作专报;月报“促提升”,结合投诉量、解决率、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对承办单位进行月度排名,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经平台数据分析,提供决策参考专题报告6篇,‘治未病、解未诉、供未需’治理新形态逐渐形成,‘推诿扯皮、超期办理’现象大幅减少,按时反馈率达到95%,一次办结率超过90%,共解决问题16889件,办结率达99.98%,群众评议满意率92.35%。林州市将深入贯彻‘未诉先办’理念,锚定‘更精准、更智能、更长效’目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服务效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企业群众的大事小情,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黄光正表示。(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高晓锋)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