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河南灵宝:技术服务护航 烟农采烤无忧

2025年08月27日15:00 |
小字号

“今年极端天气多,烟叶烘烤有难度,多亏烟站技术员手把手教我调整烘烤曲线,烟叶烤得不错!”近日,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苏村乡烟农李建国望着刚出炉的金灿灿烟叶,脸上笑开了花。

眼下正值烟叶采收烘烤关键期,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聚焦“提质增效、稳产保供”目标,在技术培训、服务保障、驻场指导三方面精准发力,为烟农撑起“保护伞”,让金色烟叶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叶”。

精准培训 课堂开在田埂上

“下部烟主要是叶色绿黄色,主脉变白发亮一半以上……”在朱阳镇清马河口村烟叶示范田里,马河口烟站站长寿纪培正在为烟农讲解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数十名烟农蹲在田埂上认真听讲,不时提问。

采收培训现场。吕少波摄

这样的场景在灵宝烟区随处可见。进入7月下旬,部分烟叶渐次成熟。为确保烟农采好烟、烤好烟、卖好价,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将烟农技术培训列为重点任务,要求各烟站(点)充分利用院坝会、观摩会等平台,将技术送到田间,助力烟农稳产增收。

“技术员有耐心、教得很仔细,俺一个妇女都学会了烘烤。”五亩西淹村烟农张金灵高兴地说。

张金灵去年才开始种植烟叶。当年,因经验不足导致烘烤效果不理想,今年在技术员悉心指导下,她迅速掌握了关键技巧。目前,她的第二炉烟叶已顺利出炉。

据统计,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已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0余场次,受益烟农3000余人次。通过“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的模式,烟农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科学烘烤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业化服务 破解用工难题

“以前每到烘烤季就愁招工,今年合作社统一调配劳力,我这20亩烟田的采收编竿一点没耽误。”朱阳镇高会村烟农燕建章看着合作社服务队在田间忙碌,感慨道。

每年采烤大忙季节,用工矛盾突出,为解除烟农的“心头病”,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积极引导各产烟村组烟叶合作社成立专业服务队,有效化解用工困境。

在苏村乡,福源烟叶专业合作社整合了32名有经验的烟农,组建了3支采收烘烤服务队。合作社经理王随科介绍,他们根据烟农采收进度,提前3天排定用工计划,并按采收、编竿、装炉、烘烤、分级等工序划分专业小组。

专业化服务队开展烤烟分级作业。张艺童摄

“采收组负责分级采摘,编竿组专攻标准化编烟,装炉组负责科学装烟,效率比往年提高了40%。”王随科说道。

目前,灵宝烟区4家专业合作社共组建专业服务队12支,吸纳劳动力300余人。这不仅解决了用工难题,更通过标准化作业提升了采收烘烤质量,让烟农省心又增收。

驻场指导 全链条技术护航

“李大哥,这炉烟叶在38℃时要延长2小时排湿。你看温湿度记录仪的数据,前段时间湿度有点偏高。”凌晨,寺河烟叶工作站职工张晓东在李建国家的烤房外,一边查看设备数据,一边耐心讲解。作为包联该烘烤工场的技术员,他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指导工作。

为确保烘烤质量,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实行“烟站职工包烘烤工场、网格员驻工场”的双层责任制,全市126名烟叶网格员和48名烟站技术骨干分片包干,实现所有烘烤工场全覆盖。网格员每天记录烘烤日志,技术骨干每周召开分析会,及时解决烘烤过程中的问题。

在朱阳镇新店村烘烤工场,烟叶网格员杜雷泽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据:“3号烤房:下二棚,8月1日18:00装炉,初始温度32℃;8月2日8:00升温至38℃……”与以往不同,他现在无需频繁现场巡查,只需点开手机上的“智慧烟叶APP”,便能实时掌握每一座电能烤房的温湿度。一旦烤房运行异常,手机会自动告警。这种“全程监控、无人值守”的“保姆式”烘烤服务,赢得了烟农们的纷纷点赞。

网格技术员指导烟农烘烤作业。吕少波摄

在豫灵镇上屯村烟叶烘烤工场,技术员们正指导烟农对鲜烟叶进行分类编竿。“要根据鲜烟叶的部位、成熟度、长度、病残破损等因素分类。”一位技术员边示范边讲解,“把病残叶和无烘烤价值的烟叶剔除,将成熟度相对一致的烟叶绑在同一竿上。”

“以前混着编竿,烤出来的烟叶等级差异大,现在按技术员说的做,烤出来的烟叶非常好。”烟农苏学生满意地说。

烟叶采烤季,指导服务忙。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烟叶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金叶。在他们精心服务指导下,一片片承载着烟农期盼的金黄烟叶,正化为乡村振兴路上强劲的“金色引擎”。(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武秦漾)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博物馆铜镜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