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南陈马村:悄然蝶变勾勒乡村振兴好图景
 小字号
小字号
				
村中古民居。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人民网郑州7月28日电(王玉兴、程明辉)笔直的水泥路伸展开来,古朴的民居鳞次栉比,文化广场、绿地草坪星落点缀,三三两两的游客悠然信步……辉县孟庄镇南陈马村,又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然而,在4年前,这里却是全镇最落后的一个村子,基层党组织涣散,村子脏乱不堪,集体收入只有几千块,村民怨声载道。
2018年2月,已退居二线的辉县胡桥办事处科级干部王政仁临危受命,回到自己的家乡南陈马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王政仁上任的第一天,正好是农历腊月27,马上要过年了,可是村里水厂停水、供电所断电、施工队催要工程款、群众要占地补偿款……村里账上没有1分钱,这么一个烂摊子摆在面前。
当天晚上,在部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上,他面对父老乡亲说:“有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没有退居二线的共产党员,咱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为了让群众过好春节,他自掏腰包1万元交了部分水费电费,又拿出2000元接通了村里主要街道上的路灯,大年三十下午,他带领村组干部打扫街道卫生。三天内的三件事,让南陈马的群众感到有了盼头。
春节期间,他通过看望、拜年,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决定从解决群众“饮水难、出行难、浇地难、用气难”这些问题入手,逐一进行破解。
2018年春节刚过,王政仁决定打通村里的中心路。一些村民识大体顾大局,纷纷拆除闲置的房屋、废弃的猪圈,有两户群众不愿拆,王政仁脸上挂着微笑,一次次上门做工作,最终这两家人同意拆除。
跑项目、找资金,陪上级领导考察村里情况,去自来水公司登门道歉,投工投劳为村里打机井……群众口中的“吃水难、出行难、浇地难、用气难”,被这位5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一一破解。

文化广场。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村里先后建起了辉县市首家村级标准化污水处理站及停车场、游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广场和文化舞台。
2019年7月,南陈马村成立了辉县市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吸纳更多村民成为致富路上的“同行者”,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
在南陈马村农产品加工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他们加工的小米、面粉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王政仁告诉记者,这是利用腾退的空闲农房建起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实现了集体、房主、经营者、打工者四方受益。

绿地游园。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2021年,南陈马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50万元,南陈马村在王政仁的带领下,用了4年时间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大跨越。
目前,南陈马村正借助南水北调大渠穿境而过的优势,规划建设沿河观光栈道,挖掘牧野大战村源文化,开发村里的古庙、古碑、古树、古井等文化资源,打造豫北“玩景”第一村。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奋力向前,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南陈马村绝不掉队。”王政仁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
 
























 人民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人民网+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人民智作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