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十户联防”激活商圈治理新动能
“王姐,该缴医保了,宣传页给您放柜台啦!”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振林街道商业街社区加贝爱奶粉店的张静,刚给隔壁店主送完宣传单,转头看到了正在打扫门口卫生的文具店老板,“李哥,今天是周五‘清洁家园日’,您这‘门前三包’做得真标准!”这样的温情互动,如今已成为商业街社区的日常风景。
作为社区第四网格第一组联防小组的联防长,张静负责这段长30多米街道上的10余家商户。她不仅配合社区参与拍摄《反诈风云》宣传片,还时刻关注着街道上的细微变化,如新店是否到社区登记、“门前三包”是否执行到位、邻店是否需要帮忙……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正是“十户联防”机制的生动注脚。
“商业街社区商户密集、流动性大、管理难。”商业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秦冰静回忆,“社区以前只有几名工作人员,面对275家商户,常感力不从心,是典型的‘按下葫芦浮起瓢’。”
转机始于今年4月推行的“十户联防”机制。该社区创新实施“分类+分片”双重管理模式:市场监管人员与社区民警分类指导,网格员分片服务并按日杂、家纺等12个行业类别开展专业培训。同时,按地理位置将商户划分为28个联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有威信、善沟通的商户担任联防长,成为组内“主心骨”。
张静就是其中一员,不仅负责日常联络、信息传达,还义务协助帮忙搬运货物,在商户之间架起互助的桥梁。该机制的落地,关键要获得商户认同。起初,她担心影响生意,直到一次社区发布的视频号火情宣传片改变了她的看法——相邻服装店因电线老化起火,几家商户联手用灭火器迅速扑灭才没有酿成大祸。“那一刻我明白了,邻里守望不是负担,而是大家共同的‘平安保险’。”张静说。
如今,“一家有事、邻里相助”蔚然成风。“张姐,帮忙看下店,我去接下孩子!”街角传来熟悉的招呼声,张静欣然应允。这种即时互助的氛围,让商圈充满人情味。
针对不同行业需求,社区提供精准服务。在近期消防培训中,餐饮组重点学习油锅灭火,服装区则演练应急疏散。几家服装店还自发组成安全互查队,每周检查消防设施。商户们共同制定联防公约,建立微信群,约定应急互助、临时看店等事项。
“十户联防”的内涵不断拓展。9月初,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电商培训正在进行。“家人们看过来,这款不粘锅超级好用……”厨具店老板娘正尝试直播带货。秦冰静介绍,社区联合方博职业培训学校,已帮助多家店铺开启“线上+线下”双轨经营。
更暖心的是悄然出现的商户红色微驿站。在得力文具店一角,设有便民服务角,为环卫工、快递员提供热水、充电等服务。“周老板,又给你添麻烦了。”环卫工张师傅来接热水时,联防长周玉强总是笑着回应:“别客气,随时来休息。”如今,这样的商户红色微驿站共有4家,成为商圈文明的亮丽名片。
应急体系也在持续夯实。“社区与三大商场各增配5组灭火器,组建5—10人应急小组,实现全域覆盖、快速响应。”社区消防专干陈丰说。
从商户互助到应急联动,从技能提升到温情传递,“十户联防”不仅编织起有温度的治理网络,更探索出“商户主体、社区引导、多方参与”的可持续治理新路径。如今,在商业街社区,无数声“互相照应”的问候在响起。这幅由275家商户共同绘就的和谐画卷证明,当“商圈一家亲”从一句口号变为自觉行动,基层治理的活力必将澎湃涌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暖心力量。(来源:林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侯宪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