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迎接党的二十大丨人民永远记得他

2022年08月16日08:08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微信截图_20220816070053.jpg

  2014年3月18日,《河南日报》一版刊发《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留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jpg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留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河南日报报道组

  8月16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

  这个平常的日子,却因为一个人而变得非同寻常。

  今天,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离开我们58年,他还活着,在一代代国人心中青山不老。半个多世纪过去,他正青春,在时代的记忆里风范长存。

  是什么样的人格力量,在他离去58年后,依然能让亿万人民把泪成雨?是什么样的英雄意气,能让短暂的一生辉映史册,在共和国的天空中月明如昔?是什么样的党性光辉,能以个人之涓滴,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中激荡起千顷澄碧?

  人民永远记得他

5a95519667ec4234905f4f4733b54774.jpeg

  50多年前,焦裕禄种下的这棵泡桐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新华社发

  泡桐树长在沙堆上

  焦书记活在人心里

  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习近平

  焦桐,兰考县最高大的一棵泡桐树,树龄59年,也是兰考最出名的一棵树。

  泡桐有“姓”,缘于它是焦裕禄亲手所栽。栽种前,它只是被遗弃路边的一棵小树苗,树身两米左右,比其他树苗明显矮了一截。

  “当时恐怕连焦书记也不会想到,这棵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兰考县兰阳街道朱庄社区农民魏善民说。

  这棵树,魏善民最为熟悉。焦桐59岁,他和父亲守护焦桐59年。

  小暑时节,80岁高龄的魏善民坐在焦桐浓荫之下,静静地向我们讲述他与焦桐的不解之缘。

  1963年3月,魏善民20岁出头,是焦裕禄下乡劳动时的搭档,焦裕禄曾在他家吃过派饭。焦桐,就是那时候魏善民手扶树苗,焦裕禄挥锨培土种下的。

  “焦书记说,别看这棵树苗小,但根儿好,栽下去会长得很快。”魏善民说。

  栽下这棵树的第二年,焦裕禄去世。这棵树却一天天长大,直至枝叶成荫,华盖如云。

  焦裕禄去世后,魏善民的父亲每天都会到离家不远的地头,看看故人亲手种下的泡桐。打扫落叶,浇水,施肥……八年日出日落,每天睹树思人。直到年迈体弱,他才把守护焦桐的任务郑重传给了儿子。51年来,魏善民每天都精心守护着焦桐。他说,一日不见焦桐,一日心神不宁。

魏善民.jpg

  魏善民

  魏善民说,等他走不动了,他的儿子会接替他守护焦桐。

  一棵树,几代人,不了情。

  如今,焦桐树下,有魏善民忙碌的身影,也有数百万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敬慕者。

  对魏善民来说,焦桐,是一棵情感之树。守护焦桐,就是守护着对焦书记的真挚情感和深切思念。

  对敬慕者来说,焦桐,是一棵精神之树。这棵树里,有公仆情怀,让后人“魂飞万里,盼归来”;有求实作风,“暮雪朝霜”里,那个感人肺腑的身影,走遍“此水此山此地”;有奋斗精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让人“肝胆长如洗”;有道德情操,“两袖清风来去”,赢得“父老生死系”。

  仰望焦桐,是思念,更是追慕。就像流传在兰考的那首歌唱的那样:泡桐树啊叶叶绿。焦书记啊,看见泡桐就想起了你。泡桐树长在沙堆上,焦书记你活在俺心里……

  斯人已去,焦桐长青。

  泡桐三年成林,五年成材,生长速度快,但寿命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树龄三四十年已属罕见,59岁的焦桐相当于一名百岁老人,但依然老而弥坚,生机蓬勃。

  这是焦桐写在大地上的启示:只有扎根土地才能根深叶茂,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万古长青。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与魏善民守护焦桐一样,尉氏县的王小妹则用另一种方式倾注对焦裕禄的怀念。“听王奶奶讲焦裕禄的故事”,是当地的招牌思政课。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1岁生日。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89岁的王小妹面对来参观学习的人们,不知疲倦地讲述着。

  焦裕禄生前曾两度在尉氏县工作,时间长达六年。王小妹是他发现并培养的一位劳动模范。“王小妹十六岁,犁地耙地她都会,大家都学王小妹,不畏艰苦不怕累,争当青年先锋队。”在当地群众中广为传唱的这段顺口溜,就是焦裕禄专门为她编写的。

  学写自己的名字,成立全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被评为“河南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在焦裕禄的关心培养下,王小妹从一个黄毛丫头,一步步成长为国家干部。“焦裕禄对我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要脱离群众。”王小妹说。

王小妹.jpg

  王小妹

  这句话,王小妹践行一生。

  村民种花生墒不足,她经常干到双手流血,想方设法帮着把花生种上;生产队的耕牛瘦得下不了地,她就住在饲养室精心照料,直到耕牛恢复元气;为了多打粮食,她用自己省下的口粮为生产队购买种子……她说:“俺这辈子干的工作,都是按照焦书记的指示做的。”

  退休后,她当上了义务讲解员,把焦裕禄的故事一遍又一遍,讲给一群又一群人听,有时候一个上午就能讲三场。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即使在太阳下、风雪里也坚持站着,只要没讲完,她都会摆手拒绝“歇一歇”,一定要把想说的话说完。

  她说:“只要有一口气在,都要把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焦裕禄的故乡。半个多世纪以来,故乡从未忘记这位远行的游子。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在北崮山村街道边墙上,这些焦裕禄的经典名言抬眼即见。村中的焦裕禄故居里,他睡过的土炕、用过的针线、拉过的二胡,乃至他小时候写的作文,都被精心保管着,守护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诉说着故乡对这位游子的牵挂。

  北崮山村北侧,博山焦裕禄纪念馆,广场上有一尊焦裕禄半身石像。这是全国最早的焦裕禄纪念馆,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游人来到这里,在焦裕禄的故乡感受榜样的力量。

  兰考、尉氏、洛阳、大连、旅顺、宿迁……在焦裕禄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58年过去,那道穿越历史时空的精神之光,却从未黯淡;那个令人敬仰的伟岸身影,也从未远去。

  焦裕禄曾推倒神像建起来的大庙学校里,几年前立起一座纪念碑。这座碑,是为表彰捐资助学者兴建的,村民们却把焦裕禄的画像刻在了最醒目的位置。退休教师李秀刚说,有了焦裕禄,才有了这所学校。70多年过去了,老百姓仍然怀念着他。

  在焦裕禄工作过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洛阳矿山机器厂),有一条普普通通却意境深远的路。这条路,当年的焦裕禄走过无数次。如今,焦裕禄走了,那种刻苦钻研、勇于开拓、自强自立的激情依然在车间燃烧;岁月逝去,那种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在闪光。这条路,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焦裕禄大道”。

  裕禄井、焦裕禄纪念林、裕禄小学、干劲大道……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种深沉的思念,一声深情的呼唤。

  有一种干群关系叫鱼水情深

  有一种精神力量能感天动地

  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开封姑娘徐晨瑜今年读高二,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只有一个秘密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的姥爷是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焦四代”中,她是老大。

  她不敢向同学透露家世,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给太姥爷丢脸。但每次听到“焦裕禄”三个字,她的心中就忍不住“咯噔一下”。

  “班里有几个兰考的同学,他们的作文经常会提到焦书记,写兰考人民如何怀念他、感恩他。我心里就生出小小骄傲,暗自欣喜。”徐晨瑜说,太姥爷不仅是老一辈追的“星”,在“00后”心中依然耀眼。

  475天,一段短暂的岁月,却穿越了历史时空。

  “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汗水洒满了一天又一天;“敢教日月换新天”,精神烛照了一代又一代。

  在那个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时代,在那个理想闪光、意气风发的时代,焦裕禄为人民燃尽生命之火的英雄意气,让所有人心灵激荡。

  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焦裕禄给他带来的影响。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几十年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中,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记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2014年,习近平将兰考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并两次赴兰考视察,继2009年后再次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总书记说,“再次踏上兰考土地,依然心情很不平静。”“因为这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灵共鸣。”

  开封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武占英小时候曾见过焦裕禄。1963年秋季,他在放学的路上看见焦裕禄和几位农民坐在柳树下的一张方桌旁边,焦裕禄卷着裤管,敞着上衣,和村民促膝长谈。

这是焦裕禄住室的一角(1966年2月22日整理的资料照片)。焦裕禄生前用的被褥上有很多补丁。新华社发 .jpg

  这是焦裕禄住室的一角(1966年2月22日整理的资料照片)。焦裕禄生前用的被褥上有很多补丁。新华社发

  当时的武占英还不认识焦裕禄。在他的记忆里,一张方桌几个人,根本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县委书记。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武占英那人是焦裕禄时,那个查风口归来满脸是沙、探流向归来浑身是泥的形象就一直珍藏在他心里。

  最初的偶遇,让武占英明白,有一种干群关系,叫鱼水情深。最后的送别,则让武占英相信,有一种精神力量,能感天动地。

  1966年2月26日,武占英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一天,焦裕禄从郑州迁葬兰考。当一辆扎满花圈的灵车出现时,十万送行群众哭声震天,很多人拥向灵车,甚至跳进墓坑,舍不得焦裕禄离开他们。短短3公里的路程,整个送葬队伍却走了3个小时。下葬过程无需一铲,送行的百姓捧起一把一把黄土,让焦裕禄入土为安。

  泪飞顿作倾盆雨,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最高的荣誉,也是最深的怀念。”武占英说,“看到那种场景,才会明白江山就是民心,才会知道什么叫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焦裕禄是在兰考县最苦、最穷、最难之时上任的。

  《兰考县志》记载,1962年,兰考遭风沙肆虐,上半年连续干旱168天,21万亩麦子被风沙打死,入秋洪水漫灌,23万亩庄稼被淹死,盐碱地上10万亩禾苗绝产。粮食产量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全县36万人,灾民19.3万人,外出逃荒要饭的就有3.8万人。内涝、风沙和盐碱,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这年12月,焦裕禄赴兰考任县委书记。站在兰考的土地上,他看到的是一望无边的黄沙,结着冰凌的洼窝,还有摇曳着枯草的盐碱地。

  “临危受命,迎难而上。”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孔留根这样评价焦裕禄的上任。他说,在此之前,很多人视兰考为畏途,有些人甚至听闻自己将任职兰考而痛哭流涕。县委书记这一位置,在兰考竟然被空置了半年。

  就像那棵被遗弃路边的泡桐树苗,矮小,瘦弱,先天不足,被很多人认为即使经历千辛万苦也不能生根发芽。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到兰考任职不久写下的一张便笺,至今仍然静静地躺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里。寥寥两行字里,有475天的风霜雨雪,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忠诚担当,有“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慷慨悲壮。

  从此,睁眼是兰考,闭眼也是兰考。

  475天,行程5000余里,走访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5个。在风最大的时候,外出查看风口、风向;在雨最急的时候,外出查水源、探流向;风雪漫天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来兰考时,全县几乎所有农业人口只能依靠国家救济粮维持生计。他来兰考第二年,全县夏粮产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从此,生也是沙丘,死也是沙丘。

  475天,亲自掂出了“三害”的分量,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沙丘1600多个,逐个编号、绘图;摸透全县河渠3000多条,植泡桐、治盐碱、堵沙口、排内涝……一片白的盐碱地变成了一片青,100多万棵桐树苗蔚然成林。他溘然长逝后的第二年,春天刮了72次大风,却再也没有发生风沙打烂庄稼的事。

  从此,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人民日报社曾作过统计,从1966年2月至2015年3月,“焦裕禄”3个字,先后76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的标题中。从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人民日报》有关兰考的报道超过300篇。

  这么多的记者赴兰考采访,几乎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对焦裕禄精神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回答几乎众口一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有了这种感情,才会有这样的焦裕禄——下乡调研,看到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心里就像刀剜的焦裕禄,生前用过的棉被上竟然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

  进村访贫,遇见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农村儿童,毫不犹豫自掏腰包救治患儿的焦裕禄,自己病重时却拒绝了医生开的药方。因为价格稍贵的药,他就吃不下。

  风雪之夜,低矮的柴门里走进了嘘寒问暖的焦裕禄。一个普通的场景,因为有了这种感情而催人泪下。“你是谁?”“我是您的儿子。”一次简短的对话,因为有了这种感情而振聋发聩。

  这一问,是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更是人民之问。

  这一答,是初心所指、宗旨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因为钦慕焦裕禄,在去年10月我省选派第一批“墩苗育苗”干部时,原任开封市禹王台区副区长的王旭鹤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墩苗”干部:兰考县副县长、惠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除了官员的身份,王旭鹤身上还有一个耀眼的光环——清华大学博士。来兰考之前,王旭鹤放弃了两家著名公司年薪百万的邀请。

  “因为焦裕禄,兰考一直对我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王旭鹤说,“到兰考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总觉得焦裕禄在沙丘上看着我。”

  在近一年的摸爬滚打之后,被焦裕禄精神洗去一身铅华的王旭鹤,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焦裕禄在当地人民心中的分量。在这片土地上,焦裕禄激扬起的奋斗之志,从未消退;点燃起的精神之火,永不熄灭。

  “兰考对我的吸引力,其实是焦裕禄精神的震撼力、穿透力和凝聚力。”他说,“我来兰考最大的收获,就是强化了对标、看齐的意识,获得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那篇没写完的文章

  如今有了精彩的续篇

  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

  ——习近平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从事讲解工作29年了,有人问她,日复一日讲解焦裕禄精神,会不会感到厌倦?董亚娜回答说:“焦裕禄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常读常新。”

  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没有一种精神的价值,比经历过千淘万漉更为厚重;没有一种党性的光辉,比经受过千锤百炼更为璀璨;没有一种人格的力量,比经得起千呼万唤更为强大。

  董亚娜回忆,1966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发表后,全国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热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超乎想像,创造了四个“前所未有”:新华社河南分社办公地点暂时搬迁到兰考;300多名各地记者云集兰考;铁道部要求所有经过兰考的列车都要短暂停留,以方便群众学习;兰考所有单位用房全部腾出来用于接待学习参观者。

  在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天灾人祸频仍、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焦裕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牺牲精神和自力更生、勇于实践的奋斗精神,点燃了整个时代的激情。

  焦裕禄走了,却从未离开过我们民族的精神视线。

  随着邓小平为《焦裕禄》一书题写书名,江泽民、胡锦涛先后亲赴兰考,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热潮贯穿了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习近平也深受感染,写下了后来广为传诵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当年的一部电影,因与焦裕禄的紧密联系而成为时代的传奇。

  1990年,电影《焦裕禄》上映。在当年电影票一张只有三毛钱的情况下,这部投资仅130万元的影片,最终收获了1.3亿元票房,创下了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产新片首轮发行拷贝数的最高纪录。

  无论是焦裕禄精神的热度,还是电影《焦裕禄》的热映,都表明在开始出现腐败滋生、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的改革开放初期,一心为民、勤政廉洁的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

  当时光的年轮悄然进入新的世纪,焦裕禄精神不仅没有在历史的烟尘中黯淡,反而随着习近平五年内三赴兰考,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在这一时期,习近平不仅两次对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作出全面解释,还称焦裕禄为全党的榜样,将焦裕禄精神提升到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并列的高度,要求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

  岁月不居,弦歌不辍。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焦裕禄精神为何能不掩光华,永远与人民的呼声山鸣谷应、在历史的烟云中风雷激荡?

中信重工装配车间.jpg

  中信重工装配车间

  7月4日,在中信重工,我们听到了一个令人泪目的故事。

  在这个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个人永远和焦裕禄连在了一起。

  他的父亲和焦裕禄同事9年,他是听着父亲讲述焦裕禄的故事长大的;他从小立下志向:要像焦裕禄那样活着。他们都曾在洛矿工作,都身患肝癌,都累倒在岗位上,都为工作鞠躬尽瘁、蜡炬成灰,为党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焦裕禄生前,在那把藤椅上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在病房里,让陪床的儿子打出他口述的《关于能源供应的变化及应对措施》,将它作为一份遗产留给企业。

  每一个字,都是他的心血;每一个字,都是他儿子的眼泪。

  他叫杨奎烈,生前为中信重工能源公司经理、党委书记,一个从中信重工焦裕禄大道上走出的“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2012年因病去世。

  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像焦裕禄那样活过。

  进入新时代,尽管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利益诉求相互碰撞,但只要党的宗旨未变、社会的核心价值未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未变,焦裕禄精神就永远是全党的价值共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是时势所趋,顺应潮流,才能奔腾不息;是发展所需,行之有效,才能持之以恒;是民心所向,抵达人心,才能抵达久远。

  作为现任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对此感触尤深。他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在重温“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中牢记初心,在叩问“中国共产党干什么”中牢记使命。

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周边已建成黄河湾水利风景区.jpg

  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周边已建成黄河湾水利风景区

  在脱贫之前,人们熟识兰考,不是因为这里的富庶,而是因为这里的贫穷。在焦裕禄去世50年后,这个诞生过焦裕禄精神的政治高地,依然是发展的洼地。它静静躺在黄河十八弯最后一道弯里,身上披着耀眼的光环,却再也不是时代宏大叙事的主角。

  一场脱贫攻坚,人们从兰考的党员干部身上看到了士气——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到了底气——没有过不去的难关;看到了心气——完成焦裕禄的遗愿,让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

  全国所有关注兰考脱贫的媒体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句话:焦裕禄又回来了。

  2017年,兰考和井冈山一起在全国率先脱贫。随后的几年,兰考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由最苦、最穷、最难的县跃居开封市各县区前列,去年财政收入居全市第一。

  李明俊说,兰考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跟着总书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最关键的因素是在焦裕禄精神感召下干部作风的转变。

  7月2日,兰考县委副书记、三义寨乡党委书记陈宣陶站在白云山村的蔬菜大棚前,大棚里西红柿如红宝石般挂满枝条。中午的阳光下,陈宣陶不停地流汗,白衬衣上布满了道道水印,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通红。他说:“这是‘兰考红’,在办公室吹空调不会有这样的颜色。”

  陈宣陶是从省城来的“墩苗”干部。初到三义寨乡,陈宣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像当年焦裕禄用脚步丈量风沙那样,走遍三义寨乡的每个角落。不通车的地方便以步代车,60多天的时间,仅步行里程就有600多公里。

  来兰考的第一天,陈宣陶就发现,他周围的同事,都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焦裕禄情结”,以至于他们的工作状态都是惊人的“607工作制”:早上6点起床,第二天凌晨0点休息,一周7天皆然。“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比着干”,那种万众一心、拼搏奋进的锐气,让他深感震撼。

  他眼前的这些温室大棚,就是村干部带领村民用短短两年时间,在当年焦裕禄走过的盐碱地、蹚过的水洼窝里建起的,165座大棚让村里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小别墅”,开上了小汽车。

  他很庆幸自己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

  “我这棵苗,要在这片沃土上扎下根、长成材,像焦桐一样站在这里。”他说,“即使有一天离开这里,我也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在这片土地上,我曾经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干”再到“兰考之变”,兰考的党员干部终于可以勇敢回应习近平总书记那句“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的深沉追问——“多奇志”的兰考人民,创造了一个“换新天”的新兰考。焦裕禄生前那篇没写完的文章,如今有了精彩的续篇。

  焚一炷清香,穿土布素衣,轻抚古琴,雅乐清音,空谷传响。手抚琴弦的徐亚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考农村90后小伙。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一生用泡桐做出了无数的桌椅板凳。徐亚冲也是一位“木匠”,却用泡桐做出了走向世界的古琴。

  能制作精美家具的泡桐,能斫出古雅乐器的泡桐,都为兰考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目前,兰考家居及木制品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20亿元、带动就业8万人;各类民族乐器产量约占全国的30%,其中泡桐面板占据全国95%的市场,年产值30亿元,从业人员1.8万余人。

  半个多世纪前,焦裕禄用满地满坡的泡桐,留下了改天换地的誓言。如今,这里的人民用日新月异的兰考,圆了老书记的夙愿。

  半个多世纪过去,焦裕禄栽下的那棵小树苗,在风雨中成长,在人心里扎根,生生不息,郁郁葱葱,无声述说着一个时代的豪情与奋斗,一种精神的不朽与伟大,一个政党的根基和力量。

  半个多世纪过去,那个清癯挺拔的身影,走过漫天风沙,走遍神州大地,走进人民心中。那道穿越时空的精神之光,燃烧过昨天,正点亮今天,也必将映照明天。

微信截图_20220816071935.jpg

微信截图_20220816073735.jpg

  总策划 董林 刘雅鸣

  统 筹 张学文 万川明

  执 笔 董学彦 柯杨 龚砚庆 屈晓妍 沈剑奇

(责编:于思远、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清凉登峰
  • 河南平桥郝堂村:送你一池荷风莲香
  • 三门峡陕州区: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