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乡贤返乡创业|段玉国:千层底下“针功夫”

2022年08月16日17:37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呀,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一曲《中国娃》道出了中国人对于千层底的难舍情怀。在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老庄村,43岁的段玉国,传承祖业,端起了针线匾。

纳千层底、做老布鞋,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传承布鞋技艺,培育能工巧匠,创办鞋业产业园,探索鞋履文化,将生活、梦想与事业串起来,“巧手”走天下,只为合脚鞋。

传承祖业苦练针线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汝阳“段氏布鞋”有2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段宏度及祖辈们凭借高超的针线手艺曾为宫廷做过朝靴。1948年,村子“支前”给解放军送去了大量布鞋。随着时代发展,“段氏布鞋”失去光芒,淡出市场。

1997年,18岁的段玉国去苏州、上海等地打工。母亲史喜枝看他“找不着北”的状态很是心疼:“咱段家有祖传二百年的布鞋纳制手艺,只可惜到你爷字辈这一代把布鞋纳制手艺丢了,你要不跟着我学布鞋制作,这门手艺不能失传!”

段玉国的母亲是个巧手,纺线、织布、纳底样样精通,段玉国很快出师。2012年,段玉国办起了家庭小作坊。次年,段玉国前往上海百年老店杨瑞记鞋店,拜81岁的杨慎喜老先生为师。段玉国的坚守得到杨慎喜的赏识,多次到汝阳指导帮带,离世前还将保存了一生的20多件老物件送到了汝阳中原布鞋博物馆。

2014年5月,段玉国成立洛阳乐足鞋业有限公司。2016年,“河洛针功夫”商标注册。2017年,段氏布鞋传统手工艺被公布为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又获得“河南老字号”荣誉。

2019年汝阳县政府整合扶贫资金360万元,在蔡店乡老庄村创建了洛阳乐足文化产业园,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体验、研学产业链于一体的模式,“公司+农户”实现年销售老布鞋10万余双,产值2000余万元。

2020年段氏传统布鞋纳制工艺入选洛阳市级非遗项目,“乐足真功夫”“乐足高老庄”商标注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段玉国“段氏手工布鞋第11代传承人”的名号渐起。

一生专注一双布鞋

“棉布填千层,麻线扎千针”说的就是手工布鞋的制作过程。一双成品布鞋总计需要完成32道大工序100余道小工艺,每个环节都要紧密衔接。

布鞋由鞋底和鞋帮两部分构成。布壳备好后就是排版、下样、切样、包盖板、托里托面、剪帮……直到最后总检。

“做鞋如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一五一十,坚持统一标准,分散制作,严格检验。”段玉国说,“以40码的鞋为例,鞋帮的‘上线’标准是95-96针,太密太稀都不美观。”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洛阳乐足鞋业开通“私人订制”服务,获得发明专利30多项,先后研发出传统布鞋、时尚布鞋、儿童布鞋、老年健步鞋100多款。仅去年,乐足鞋业布鞋销量突破1万双,还走出国门卖到了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如今的洛阳乐足文化产业园,已建成布鞋生产车间、中原布鞋博物馆、研学基地等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14个乡镇20多个村的两千余名群众参与布鞋加工。

如今,段玉国联合“乡贤”成立了汝阳县乡村企业联盟,致力于汝阳乡村振兴。“一生专注,唯有一双布鞋。”他说,“千层底布鞋”代表着许多中国人独有的情结,是乡村的韵味。(汝阳县委宣传部周豪科 吴佳琪供稿)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清凉登峰
  • 河南平桥郝堂村:送你一池荷风莲香
  • 三门峡陕州区: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顶部